全国服务热线: 0898-08980898

上一张 下一张

联系半岛·体育

全国服务热线:
National Service
Hotline:

0898-08980898

  • 手机:15200006666
  • 电话:0898-08980898
  • 邮箱:hngrmall@bdty.com
  •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半岛·体育 > 新闻资讯

beplay体育四川三农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9-06 06:02:58 点击量:

  beplay体育(康勇 记者 侯东 文/图) 当前,广元市旺苍县13.7万亩水稻进入成熟季,各个种植片区,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一阵秋风吹来卷起金色波浪,呈现出喜人的丰收景色。旺苍县稻田俯瞰9月4日一早,在旺苍县黄洋镇太阳村400余亩早稻田里,2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伴着机器的轰鸣声,泛起阵阵稻浪,收割、脱粒、装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很快,粒粒稻谷收仓。“我种了2亩水稻,今年采用机器收割,一上午就给我收完了,又比较实惠,价钱也不贵。”旺苍县黄洋镇太阳村村民邓强国说。机械收割机械收割不仅速度快,能降低粮食损耗,还有利于抢抓晴好天气晾晒稻谷,当地不少水稻种植户更是在丰收时节变身收割机师傅,开着收割机奔走在田间地头。长滩村一社的李开杰便是这样,他介绍说,“机器收割正常一天要收30多亩,效率高,很受社员欢迎,收水稻效果很好,收在车里面,直接就送回家了。”  今年,李开杰种植了5亩多水稻,通过引进宜香2117等水稻品种,全程机械化作业,今年早稻收成略有上升。李开杰笑着说,“这些年村里有了农机专合社,机收水稻很受欢迎,只要到了收割季节,县农业农村局和村委会都会主动帮忙协调机器,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服务,并组织农技员下村指导机收作业,帮助农户减劳力、省费用,保证农户的水稻颗粒归仓。” 水稻生长对天气情况依赖较大,虽然今年天气连晴高温,但当地加大水利设施建设,保障了在高温干旱时节农业生产用水。同时,当地还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田成方、渠相连,更有利于机械化收割,筑牢了粮食生产安全基础。“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让我村水稻生产率逐渐标准化、集约化,每亩产量相比以往提高了20%,特别是通过推进机械化生产,现在全村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大大节省了群众的人力、物力、财力。”旺苍县黄洋镇太阳村文书何彩莲说。据了解,为做好秋收工作,确保颗粒归仓,旺苍县早谋划、精心安排,组织本地400余台收割机抢收水稻,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水稻收割中的主力军作用。该县还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完善稻田基础设施,为水稻机械化种植、运输创造有利条件。今年,旺苍县95%以上的水稻种植面积可实现机收,大大降低了稻谷收割时间和劳动成本。

  (张平 彭小懿  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 )“三块田的平均亩产为822.6公斤,最高田块达到了851公斤,创造了盆周山区水稻的最高纪录,祝贺大家!”近日,省市专家组对宣汉县2023年水稻百亩高产攻关方进行田间实割实测,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郑家国当场宣布了这一喜讯。在天生镇新芽村水稻百亩高产攻关方测产现场,滚滚稻浪把田地染成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早已压弯枝头,稻穗密实、谷粒金黄,暖风吹来稻浪翻滚、机声隆隆,一派丰收的景象。水稻收割现场由省农业科学院、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以及国家统计局达州调查队组成的省市专家组对水稻进行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水稻测产办法,测产样本为3块,通过现场收割、脱粒、称重、去杂、稻谷水分检测等工作进行测产,最终测算出该区块测产平均产量为822.6公斤/亩,成绩喜人。天生镇新芽村海拔350米,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当地依托高标准农田,规模建设水稻百亩攻关方,选育“荃两优2118”等优质水稻品种进行规模种植beplay体育。“今年种植了280亩水稻,其中一百亩是水稻高产攻关田,预计高产攻关田的水稻比普通田块每亩增收100公斤左右,每亩增收约260元,预计今年总的来说比去年能多收入3万多块钱。”此次专家组测产得出的结果让当地的种植大户向森林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了信心。宣汉县是粮油生产大县,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51万余亩。为实现今年水稻秋收丰产,宣汉县按照“优质良种打基础、适期早播争全苗、配方施肥促健长、绿色防控保高产”的技术路线,推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种植,不断强化技术跟踪服务指导,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结果都出来了,玉米净作最高亩产822.79公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最高亩产729.5公斤。”7月底至8月初的十天时间里,平昌县农业农村局在全县开展玉米高产竞赛测产验收,兰草镇双柏村农户牟志明、云台镇双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从30多个“种植能手”中脱颖而出。玉米测产验收现场。“玉米净作模式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分组竞赛,散户和大户分组竞赛。”平昌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副站长王义斌介绍了玉米高产竞赛的分组规则。散户净作组里,兰草镇双柏村农户牟志明以亩产822.79公斤拔得头筹。他说:“种地要勤快beplay体育,懒不得,种了不管等于零。”在他看来,田间管理很重要。“防病、治虫、施肥等,都马虎不得。”“在同样的管理下,好的玉米品种产量更高。”牟志明说,今年他种了2亩地,种子选的是“ 成单716”,“这个品种籽粒饱满,产量更高。”大户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组里,云台镇双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以平均亩产729.5公斤力压其他选手。该合作社负责人刘长春说,技术和品种是他们高产的秘诀。“去年我们亩产才500多公斤,今年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建议下,改种‘成单716’这个玉米品种,产量提升了200多公斤。”刘长春兴奋地讲道,今年玉米行情1.35元/斤,比去年高出0.1元/斤,这样算下来,亩增收600多元。“另外,技术方面,主要是县镇农业部门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玉米脱粒。据了解,“稳面积,提单产”是今年粮食生产的主题,农业农村厅将平昌县列为玉米单产提升行动整建制推进县和大豆玉米双高产创建县。今年开春以来,该县集聚资源力量,按各镇生态条件、区位情况,分级精心打造示范片点,共建设云台双坪村、驷马百山村等共18个千亩方,元山—得胜—兰草、云台—笔山—镇龙、西兴—响滩—白衣3个万亩方。平昌县农业农村局在每个千亩方均派一组技术员驻点指导,每个示范片落实一名分管领导负责,镇级各党政和事业干部全员参与,形成全县统筹推进的格局。为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平昌县全域开展高产竞赛活动,对产量排在前列的农户和业主给予资金奖励。各地农户热情高涨,主动请教技术,田间管护精心,“高产品种、增温育苗、错窝栽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草综防”集成高产配套技术的到位率大幅提升。在当地农业部门和牟志明等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平昌县玉米高产创建效果显著——净作亩产达600公斤以上的有大寨、兰草、得胜、板庙等13个乡镇,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玉米亩产达500公斤以上的有云台、土垭、大寨、笔山等21个乡镇,全县平均亩产519.3公斤,较去年增加79.3公斤,增长18%,圆满完成省下达的玉米单产提升目标任务。平昌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记者 高文 见习记者 郭诗瑀)我国粮食产业发展有哪些新特点?脱贫地区优质农产品如何奔赴大市场?数字技术如何深度融入产业链保障粮食安全……8月26日至28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聚焦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各省市自治区2600家参展企业的优质农产品、农机设备等“登台亮相”,为这些问题交上一份亮眼的答卷。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消费者在内蒙古展区品尝羊肉汤、牛肉干、奶茶等美食。见习记者 郭诗瑀 摄高品质粮油产品更受市场青睐“这个肉干不是那种特别干柴的感觉,很好吃。再给我来碗羊汤!”从上海过来参会的王先生眼疾手快接过一小碗汤,小心翼翼地挤出了人群。内蒙古展区环形的展台边,围满了被炖羊肉、卤牛肚、长条肉干、现煮奶茶等混合香味吸引过来的消费者和参展商。“今天就带了50包奶茶,一个多小时就卖了30来包,明天得多备点。”铁木真食品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张宏祥告诉记者,“你可以看下配料表,很健康的,配上牛肉丝和奶酪,好喝又营养,很受消费者喜欢。我们已经和几十个有意向合作的展商互换了联系方式。”新疆烤馕、西藏珍珠菇、山西包子面点、湖南糍粑……各地展区内特色美食纷呈,人们在粮食交易大会上共享舌尖盛宴。随着人们消费需求升级,高品质成了消费者的首选。在原粮类产品的展销区,吉林大米、山西沁州黄小米、金龙鱼等知名粮油品牌尤其受到市场青睐。“我会更倾向选择大品牌的粮油产品,价格虽然高一些,但品质有保障,吃得放心。”在吉林大米展区逛展的李建斌尝过现场蒸煮的大米、鲜食玉米后说。吉林舒兰大米展区销售人员介绍,一上午前往展台问询人数超过百人。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冯喜亮表示,吉林粮食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吉林大米连续四年荣登“中国粮油影响力区域公共品牌”榜首。目前,吉林大米已进入北京粮油供应主渠道,吉林大米、鲜食玉米品牌宣传也覆盖上海300多个社区,福建大米市场上60%以上小町米都来自吉林。畅通产销脱贫地区好物“出深山”本届展销会将最好的展区位置留给了22个省(区、市)的388个脱贫县、786家企业,通过提供“免费参展、拎包卖货”一站式服务,打通消费帮扶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记者走进安徽阜南消费帮扶展区,酒品、麦秸手工艺品、粮油等展品琳琅满目。“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展销会,这次带来几十种当地的特色产品。”安徽阜南皖宝酒业刘亚东说,“通过定点帮扶,拓宽了阜南县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仓储物流都有安徽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保障,让很多原先只在当地流通的产品对接国内外更大的市场,这两年大家收入明显多了。”说话的功夫,就有三三两两的消费者围了过来,郑州市民张先生倒了少许酒在掌心里,双手揉搓几下,凑到鼻前一闻,果断向刘亚东买了两瓶,并互换了联系方式,“这酒不错,我逛了一圈,都没这个酒味道醇。以后可以和他们多合作。”张先生对记者说。搭平台,衔接产销;畅流通,活跃市场。这次展销大会不仅将脱贫地区的优质产品带向市场,在生产和深加工对接环节,也发挥了作用。听说眼前这些各色糕点是雅觅食品有限公司在吉林收购农产品加工生产的,来自四川平武县农业农村局的刘斌心动了。刘斌这次带着平武县区域公用品牌系列产品来参展,他指着展台上的土蜂蜜、核桃、天麻:“都是纯天然的,像这个蜂蜜我们一年只取一次,没有任何人工干预,蜜源有30多种中药材。非常希望通过展销会让更多的人看到来自‘熊猫之乡’的优质产品。”为更好助力脱贫地区的好物“出深山”,本届粮交会还安排脱贫地区单独直播间开展18场企业直播带货,提高脱贫地区产品认知度,更好地帮助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在淘宝天猫平台开展粮油主题直播节营销活动,助力脱贫地区产品线上销售和品牌打造。科技强链助力粮食产业增值减损向技术升级要减损,向数字转型要增值。如今,粮食生产除了提升产量,在加工过程中减少损耗、使每一颗粮食都“物尽其用”,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粮农收益,助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式。“比如我们这台色选机可以将发芽和没发芽的麦子分开,芽麦是只能用来做饲料的。通过机器将芽麦中的好麦挑出来,降低损失,同时也能为优质麦增值,筛选后的好麦在市场上1斤可以从1.2元提升到1.56元。”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必亮介绍,“此外,可以利用数字化实现精准管理。这台品质分析仪目前是产线中非常重要的一款设备,可以对加工的每一环节进行数据化管理。比如大米加工,碎米指标是多少,就可以用设备现场去测,数据会反馈到主机设备,根据碎米含量精准定价。”深加工环节用好机械设备也很关键。智慧方圆馒头生产线是中原粮食集团多福多食品有限公司的心血,副总经理杨宇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个人操作,每小时能生产1吨馒头等主食产品。以前同样的产量需要20人,现在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上午客商微信就加了200多个。”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粮食交易大会通过展馆现场及国家粮食交易平台线上专场交易等方式,共成交及意向签约各类粮油1575万吨、各类粮油机械1518台(套),总金额558.8亿元。其中,乡村振兴消费帮扶采购销售和项目合作意向签约共40.8亿元。

  (记者 欧阳靖雯)按以往季节性规律,猪价一般在年初是高位。可今年猪价开年便在成本线徘徊,令无数养猪人心里不禁一惊。其实寒意才刚刚开始弥漫,当时还鲜有人知道,一场持续大半年的低迷才刚开了个头。看着一直在成本线之下的市场价格,部分养猪人惜售,寄希望于未来的市场行情,甚至开始压栏和二次育肥操作,他们充满期待地等待价格反弹。然而直到7月末,猪价才逐渐回归成本线月份之前生猪现货价格整体在养殖成本以下,最低点出现在6月29日的每公斤13.6元。7月末短期上扬后,目前维持低位区间震荡走势。”格林大华期货分析师张晓君表示,目前生猪仍处于产能兑现阶段,市场供给整体相对充裕。在猪价下行周期中如何锁定利润、减少因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这成了养殖户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养殖规模越大就越想要稳定的收益。生猪期货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与猪直接相关、首个活体交割的期货品种,自2021年1月8日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来一直备受瞩目。在破解猪周期的问题上,以生猪期货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工具被不少业内人士寄予厚望,成为越来越多产业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智能化猪场里,工人正在检查仔猪健康状况。受访者供图中小养殖户试水保收益王如意是河南漯河一名跟猪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养殖户。经历了数次猪周期的他深谙其中的风险。1998年从农校畜牧专业毕业后,他担任猪场技术厂长5年,又做过8年养殖技术顾问,后来跟妻子经营起家庭农场,年出栏随行情在1000-2000头之间浮动。出栏同样数量的猪是赔上几十万还是赚几百万对他来说都不是新鲜事。养猪利润如过山车般的波动,让更多的中小规模养殖户对价格风险管理的诉求陡然提升。常见的生猪政策险为农户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当前,能繁母猪保险保额为1500元/头、育肥猪保险保额为800元/头。“但政策性的保险防的是自然灾害、疾病、死亡的风险,难以保住养殖户因猪价下跌过猛而造成的损失。”王如意说。期货市场是转移价格风险的集散地,但由于门槛相对较高,不少资金不足、缺少专业知识的养殖户无法直接进场。但现在,基于生猪期货市场的“保险+期货”项目让不少中小养殖户看到了新的出路。“有赚有亏,总体上还是赚的。”近两年,王如意一共参与了四期生猪收益指数价格保险(一种“保险+期货”项目类型),为自家2400头生猪买过此项目,一共获得保险赔付17.53万元。“如果不参与,按当时猪价计算,养殖收益将下降10.11万元。”王如意说。大地期货衍生品部总经理林唯玮介绍,生猪养殖收益受玉米、豆粕等饲料成本和猪价共同影响,由此过去两年漯河的项目将生猪、玉米、豆粕按照比例拟合成生猪收益指数作为保险标的,在漯河市畜牧局的支持下,方案在充分调研当地养殖厂的育肥猪出栏体重、料肉比、养殖饲料配比的情况后设计而成。“行情不好的时候少亏点,行情好少赚点,这份保险买的是一份安心。”王如意现已理解,如果到期赔付金额不高甚至不产生赔付,也是值得高兴的,这证明当时的猪价高,养殖收益高。“这是一份保障,而不是理财产品,我们希望更多养殖户建立风险管理意识,合理利用金融工具避险beplay体育。”林唯玮认为,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保险+期货”会继续朝着常态化、标准化的方向优化发展,构建全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未来惠及更多产业主体。据大商所介绍,2021-2022年,其共支持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368个,涉及现货量112.9万头,累计实现赔付4.23亿元,地点覆盖河南、四川、湖南等养猪大省。今年以来,已有江苏、广西、广州等地政府明确对生猪“保险+期货”继续给予资金支持。龙头猪企参与防风险受非洲猪瘟影响,不少龙头猪企近两年的出栏量大幅提升,从快速规模扩张逐步过渡到稳健运营阶段。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介绍,在价格低迷的今年上半年,参与生猪产能调控联盟的20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却逆势扩张,其出栏生猪同比增长15%,高于全国12.4个百分点。当前猪周期不确定性增强,行业企业正面临复杂风险。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置了期货套保部门直接参与期货市场,或通过与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进行合作套保、购买场外期权等去实现风险管理。据大商所介绍,目前,全国共有400余家生猪产业链相关企业申请了生猪期货套期保值资格。中粮家佳康、牧原、德康农牧、唐人神集团、巨星农牧、新希望六和等龙头企业均已参与生猪期货市场进行套保操作。中粮家佳康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芳芳介绍,公司期货交易工作由多部门紧密协作、共同完成,包括行情研究团队、决定策略的期货交易领导小组、交易执行部门、期货交割部门和风控部门。“现货团队为期货交易提供很大支持,所有的行情研究、期货交易头寸,真正来源都是现货,比如操作01合约就是要针对11月、12月出栏的生猪数量,提前十个月拿到出栏计划,进一步确定可进行期货交易的最大头寸是多少,我们严格遵照国资委的相关规定控制交易规模。”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生猪期货小组负责人刘阳表示,该公司将5%-20%现货交易量设为期货操作区间。“由于我们是全产业链的公司,相当于既是供给端,也是需求端,我们会根据后市的判断去调整我们套保的比例。公司有三个部门对未来行情进行预测,分别为战略部判断长期行情,期货部研判半年以内中短期,现货销售端的市场部会做更短期的预测。期货部将结合多方讨论结果,形成最终的交易决策上报至公司高层审批。”刘阳告诉记者。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猪期货负责人刘俊峰介绍,其上一个年度的第四季度就要确定下一年每个期货合约套保思路,即今年能不能做、做多大的量、在多少的点位进去、需要申请多少的资金、风险敞口是多大,再结合其养殖成本和盘面价格匹配程度,基于其对未来的行情走势判断制定套保策略。他举例:“在去年年末时,行业库存累积不断后移,根据远端产能的数量和质量的情况,我们判断今年一季度整个行业的供给是过剩的,那时候期货盘面的价格是17块多/公斤,高于养殖成本,所以我们就决定在03合约上套保,这也是我们套保规模最大的一个合约。后期一季度现货市场跌到13块多/公斤,及时套保,有效地弥补了现货亏损。”多家积极参与生猪期货的上市猪企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公司内部负责期货交易的部门并不单独考核KPI,而是通过其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合起来的盈亏判断其策略好坏。“无论我们在期货市场上套保获得收益,还是在盘面上有浮亏面临压力,集团高层都坚持看期现一体的表现。”李芳芳表示。“生猪期货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大势所趋。也许十年后回头看,会发现生猪期货的上市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已经开始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秦军认为,产业结构、定价模式是影响猪价大幅波动的重要因素,而生猪期货的上市将深刻改变生猪产业发展格局及定价模式,帮助企业稳定经营。

  (刘旭 记者 侯东 文/图)9月1日,在2023 中国(广元)女儿节“广元美味”美食嘉年华活动中,朝天的中子月饼、核桃油、中子麻辣鸡等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围观,品尝购买。记者看到,位于广元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的各大展区游客如织,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在朝天展区里,工作人员忙着介绍朝天特色产品,吸引了不少人。“中子月饼真好吃,价格又实惠,我打算买一些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都尝尝。”来自甘肃的游客向秋云听了介绍后,品尝了一口,满是喜悦地购买了20斤中子月饼。顾客品尝朝天月饼一波又一波的客人让四川唐月食品有限公司的销售何丽忙碌不停。“美食嘉年华活动从8月31日开幕以来,我这个展台的月饼目前已经销售4000多元了。”接待客人的间隙,何丽向记者介绍,展销活动才开始,就已经有这样的收获了,感到很高兴,接下来将继续利用好这个平台,推销朝天的特色产品。在忙碌的展台旁边,线上销售也忙得火热。“这是朝天的本地蜂蜜,纯天然无污染;这是我们非遗文化产品,十分漂亮;这是我们的中子月饼,有各种口味……”朝天本地网红达人“瘦瘦”手里拿着特产,通过抖音直播平台向广大网友推介并销售产品,将朝天特产推广给更多线上的朋友,以此提升朝天特产知名度、美誉度。网络主播推荐朝天特色产品“广元美味”美食嘉年华活动汇聚了广元地方特色产品。朝天作为参展县区,在活动现场布置了特装展、标准展两个专区,共组织10多家名优企业参展,展出50余类特色产品,其中特装展区以展示中子月饼为主。据初步统计,截至9月1日,朝天展区共销售各类特色产品20万元左右。据了解,活动期间还进行电商直播、现场体验、产销对接等活动,通过举办首届川陕甘直播电商节、直播达人带货大赛、现场制作品鉴中秋美食等活动,通过组织优质农特产品、食品饮料企业开展产品推介和产销对接等方式,进一步宣传推介优质特色产品,扩大产品销售市场。

  (徐波 张敏 记者 李全民)随机选取三点取样、统计辣椒单株成果数以及幼果数、测量行株距测算种植密度……8月30日,在朝天区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试验田”里,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测产专家们,正忙着对“高山越夏辣椒绿色轻简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田间测产验收。田间测产验收现场据了解,为提高高山地区土地、光热等资源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综合效益,2020年以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研究所通过调研、试验、示范,创新形成了适合川东北高山地区的“早春甘蓝+越夏辣椒周年高效种植模式”,并于2023年在位于朝天区高山蔬菜科技创新与成果示范基地内的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示范种植。“‘早春甘蓝+越夏辣椒周年高效种植模式’选用早熟牛心甘蓝品种和早中熟辣椒品种,优化种植茬口,并配套了集约化育苗、地膜定孔高厢栽培、科学平衡施肥、病虫害精准防控等关键技术。”川东北山地蔬菜专家大院首席专家、四川蔬菜创新团队高山蔬菜岗位专家苗明军博士一边为辣椒成熟样果称重、一边忙里偷闲介绍说,该模式有效利用了曾家山的光热和土地资源,变一年一季为一年两季,技术成熟度高,增产增效显著,前景十分广阔,群众的种植意愿也非常强烈。而对于“早春甘蓝+越夏辣椒周年高效种植模式”的增产增收效果,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万平最有发言权,他喜不自胜地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共有60亩土地采用了该模式,亩均产值达10000—12000元,相比以前一年一季蔬菜,收益翻了一番;而且,不同蔬菜种类科学轮作,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抑制病虫害发生、提高土地利用率,蔬菜增产增效也十分明显。”蔬菜要实现稳产丰收,离不开农业科技助力。近年来,朝天区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建立川东北山地蔬菜专家大院,在曾家镇、两河口镇建立蔬菜科技示范基地2个,制定了《曾家山高山露地绿色蔬菜生产规程》,引进示范茄果类、瓜类、叶菜类等蔬菜新品种100多个,规模化推广蔬菜新品种13个,推广辣椒“五改一加”高产高效栽培、嫁接茄子优质高产栽培、设施番茄避雨栽培高产高效栽培、土壤修复改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6项,辣椒+玉米、甘蓝+西葫芦等种植模式4套,为山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全年复种面积近26万亩。2022年,基地蔬菜产量75万吨,远销成都、重庆、西安、广州、上海等60多个大中城市,年产值近10亿元;曾家山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1.4万余元,占种菜农户人均总收入的70%以上;曾家山已成为川陕渝地区最大的夏秋绿色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并先后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中国高山生态蔬菜之乡”“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四川省供港澳蔬菜基地试点县(区)”“中国生食蔬菜之乡”“菜祖文化之乡”。

  (任诗韵 记者 李国富 文/图)“多亏了东西部协作牵线搭桥,今年金香南瓜销路不愁了!”近日,在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牛头寺村,万钧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冲正忙碌地将金香南瓜装袋,他额头上渗出密密的汗珠,脸上却绽开了笑颜。村民将金香南瓜装车记者在收获现场看到,一个个金灿灿的金香南瓜掩映在绿叶中,长势十分喜人,村民们穿梭在田间,将南瓜砍下后整齐地码入背篓,再装车运出。据了解,今年该镇近万亩金香南瓜迎来丰收,目前已收获过半,其中部分优质金香南瓜即将运往浙江省临海市各大市场进行售卖。即将发往浙江市场的金香南瓜“在南瓜种植过程中,我们没有使用任何农药和生长促进剂,南瓜绿色健康的同时味道也更好,在周边市场非常受欢迎,今天正好有一车发往浙江省临海市,大概6万斤,也希望走进浙江市场后能受到消费者喜爱。”陈冲笑着说。“金香南瓜是嘉陵区的特色农产品,市场遍布全国多个省份,今年龙蟠镇金香南瓜丰收,临海市商务局主动联系我们,启动东西部协作机制,积极对接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帮助该镇销售金香南瓜。”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嘉陵区农业基础厚实,地方特产丰富,近几年,嘉陵优质农特产品陆续“走进”临海百姓家,赢来了浙江的固定市场和统一好评。消费帮扶是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书写两地携手共进的一篇大文章。近年来,嘉陵区因地制宜、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除南瓜外,该地还聚焦桑茶、丝绸、柑橘等特色农产品,依托嘉陵资源优势和浙江市场优势,全方位开启东西部消费协作直通车,实施“嘉物入临”行动,先后开展蚕丝被、耙耙柑集中采购活动,已累计销售各类农特产品金额达3亿元,带动2万余脱贫户增收。

  (李勇 记者 何金委)8月28日,记者走进梁板镇高龙村、曙光村高粱种植基地看到,连片的高粱长势喜人,一串串高粱从绿色枝叶间探出,沉甸甸的果穗压弯了腰。隆隆作响的一体化高粱收割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高粱,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收割现场“高粱与玉米相比,具有易管理、收益高等特点,由于今年田间管理到位,高粱长势良好,实现丰产增收。”梁板镇高龙村、曙光村高粱基地业主甘斌介绍道,今年种的高粱品种叫红缨子,种植面积有500亩,已经开始收割了,平均亩产在200公斤,今年大概收成在100吨,产值在60万元左右。今年53岁的甘斌与土地打交道已有16年,他一直在云南大理等地种植高粱,并且与贵州茅台集团有“订单农业”的战略合作。自从尝到了“订单农业、不愁销路”的甜头后,甘斌为了带动邻水老百姓致富,助力邻水乡村振兴,2023年3月,他带着种植技术以及与贵州茅台集团签订的“订单农业”战略合作关系来到梁板镇高龙村、曙光村,通过流转周边闲置土地50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进行“订单化”种植,这样不仅优化了企业的原粮供应,还为大量农民带来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收割现场“我们这个主要是跟贵州茅台酒厂签订的订单,晒干后厂家自己上门到这里来回收。同时,农忙时基本上有100多人在这里工作,平均下来他们一年收入有1万多元。”甘斌介绍道。为了进一步降低耕种成本,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甘斌说:“作为种植大户,我将紧紧围绕产业兴农发展目标,多产粮,产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继续发挥合作社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全面实施轮种模式,接下来将种植涪陵榨菜,努力让良田无‘淡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我们去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350亩,今天终于有了收获”,牛鼻山村党总支书记冉林贵说。8月28日,巴中市巴州区江北街道牛鼻山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片繁忙的收割景象。“以前的田可没有现在这么好,收割全是机械化,太方便了。”村民王某说,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以前一小块一小块的零散农田整合成了方便耕种的大片农田。农田旁边有机耕道,村民可以把三轮车、各种农用机械直接开到农田边,交通和种植条件都得到了改善,村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了。“像我家种植一亩水稻,以前只能亩产800-900斤,现在可以亩产1200-1300斤。”村民李某某说,今年还种植了油菜,以前油菜每亩只收200斤,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达到亩产300-400斤,种植的玉米,更是获得丰收,今年共实现增收2000多元。(供稿:巴州区江北街道 向仕明)

  (记者 杨梦帆)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566.7亿斤),比2022年增加21.5万吨(4.3亿斤),增长0.8%。“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极端天气多发的形势下,我国夏粮丰收、早稻增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相关负责人在解读2023年早稻产量数据时表示。当前正值秋粮生产关键期,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预计达到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万亩左右,各地采取有效政策举措,全力以赴抓好秋季农业生产。内蒙古派出4个督导组赴包联盟市开展实地督导工作,53支专家服务组赴一线进行技术指导督导,各级农牧部门和镇村抽调人员组成专班,多措并举推动“一喷多促”工作落实。山东将抓生产、提单产、夺丰收作为全省当前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强化玉米单产提升,不断提高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各项田间管理措施,同时谋划好小麦秋种等各项工作。入夏以来,面临持续的旱情,甘肃积极落实抗旱减灾措施,努力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力争全年粮食生产总量不减。各相关部门、各保险机构简化程序、快速落实,做好受灾农作物理赔。抓好在田粮食作物成熟度监测的同时,指导和组织农户对已成熟的玉米、大豆等作物及时抢收,对于尚未成熟的农作物,根据天气情况,采取技术指导、科学措施,提升作物的抗旱能力。现在距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多月,必须毫不放松抓好秋粮生产夺丰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发挥下沉一线包省包片机制作用,组织有关司局单位根据联系省份重点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灾情发展情况,及时赴生产一线开展督促指导,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下去、工作出实效。继续组派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主产省,指导地方分区分类加强秋粮作物田间管理,推动“一喷多促”等措施落实,努力实现秋粮稳产增产、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记者 严易程 文/图)8月26日,阿坝县“礼赞建州70周年·相约青稞丰收季”活动在青稞园区开幕。此次活动依托阿坝县独到的自然风光与良好的生态本底,打破传统节会场景样态,通过大胆创新的形式与玩法,重构丰收喜悦新场景,展现了阿坝县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彰显该县地域文化特色。开幕式现场“青稞熟了的时候,五彩的青稞,五彩的糌粑……”一曲悠扬婉转的开场歌舞《青稞熟了的时候》正式拉开活动帷幕。开幕式上,阿坝县通过《青稞魂》《青稞熟了》等民族特色表演,展现了阿坝县青稞文化发展历程。同时,对“妮秧拉姆”选美比赛前3名授予“青稞推广大使”称号,对青稞种植大户授予“青稞种植大王”称号,为县优秀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种粮大户授牌创新奖,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还授予阿坝县“四川青稞文化之乡”称号,进一步擦亮了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加油!加油!”“快快快!再快一点,超过啦!”当日下午,青稞园区内此起彼伏的呐喊声、欢呼声、助威声交织在一起,谱写成一曲动人的丰收交响乐。参赛选手分工合作,个个手法熟练,割青稞、捆青稞一气呵成,不一会儿大片青稞完成收割,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精彩角逐“现在我们都是机械化收割,但是这种比赛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在比赛中体验收割的乐趣,传承我们的收割技术,参加这个活动很开心。”阿坝县河支镇的群众确木三姐说。“青稞丰收季不仅仅是呈现丰收的喜悦,更展现了阿坝县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的广阔空间。”阿坝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举办“青稞丰收节”,既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具体实践,也是推进阿坝县农旅融合与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探索。比赛现场依托绿水青山,阿坝县坚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良田粮用”,聚力建园区、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以农业园区引领高原粮仓建设。今年以来,阿坝县农牧民伴随着当地农耕文化,运用现代农业技术种植青稞6.1万亩,预计总产量达10800吨,产值达8000余万元。同时,还在扩大青稞播面、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产品开发销售四方面下功夫,通过投资建造安多地区唯一一个展示农耕文明的特色展馆,自创红色音乐剧《一捧糌粑》,举办丰收节庆等活动,不断提升了农牧民群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打造了青稞文化特色亮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向“绿”而行的过程中,阿坝县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围绕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以打造“净土阿坝”、金鼓圣源有机农产品区域品牌为重点,大力推进园区“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产品商标注册,共计有机产品认证42个。目前,已率先创建为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正积极开展“阿坝县青稞”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青稞产业园如今,川西高原上不只有青稞beplay体育。阿坝县大力发展马铃薯、油菜等蔬菜产业,种植大黄、芍药、贝母等中药材和人工牧草,实现了种植业全面开花,正立足自身优势,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发展,为实现现代化产业注入了强劲动能。

  (记者 宁蕖)8月20日,丹巴县章谷镇白呷依村,田地里的花椒树上,一串串花椒果缀满枝头,颗粒饱满,芳香四溢。经过采摘、晾干、去籽、挑选后,这些麻味儿十足的山货将会走出大山,销往成渝地区。“今年花椒结得比往年好,趁着天气好,要赶紧采摘。”村民杨英兴奋地表示,她家种植有2亩花椒,今年预计能收340多斤干花椒,按照每斤30元算,能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近年来,丹巴县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区域和邀请专家集中培训、实地实训实教等方式,全面促进花椒产业提档升级,小小花椒树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增收的“幸福树”。目前,该县巩固提升花椒基地3.87万亩,改造花椒低产低效林4000亩,花椒年产量达1548吨,预计年产值可达9288万元。

  (张琴)8月23日,“圣洁甘孜·走进澳门”招商引资推介会暨川行天下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澳门举办。澳门中联办、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澳门贸促局、海协会驻澳门办事处、澳门中华总商会、澳门旅游业议会、澳门旅游商会、南光集团等100余家澳门有关部门、商协会及企业,20余家媒体参加推介活动。推介活动现场展示的甘孜州农特产品推介会上设置了甘孜州农特产品区,展示了10余家企业的酒、肉、茶、菌、果、蔬、水、药、粮、油等10大类精选农特产品,吸引了不少客商咨询,进一步提高了甘孜“有机之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记者 欧阳靖雯)据中国养猪网数据,全国生猪(外三元)平均价格在8月3日达到每公斤17.61元的高点后,已小幅震荡回落,8月20日降至每公斤17.17元。“今年8月份之前生猪现货价格整体在养殖成本以下,最低点出现在6月29日的每公斤13.6元。7月末短期上扬后目前维持低位区间震荡走势。”格林大华期货分析师张晓君表示,目前生猪仍处于产能兑现阶段,市场供给整体仍相对充裕。过去生猪养殖行业呈现“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的周期性特点。然而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生猪价格已经历一轮从底部上行,到当年11月触顶便快速回落,并保持低位震荡。与此前价格周期明显不同,此次猪价回归仅仅历经1年时间。业内普遍认为,当前猪周期不确定性增强,行业内母猪生产性能、养殖效率有所提升,生猪出栏体重也同步增加,或推动猪肉产量提升。在国内猪肉消费变化不大情况下,短期生猪仍需去产能以防过剩。张晓君介绍,从供给端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相对高位,上半年去产能速度较缓慢。7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71万头,这意味着明年4月前生猪市场供给仍较充足。中期来看,今年2-7月份全国新生仔猪数同比增长8.4%,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这表明未来6个月生猪供应将继续增加,且或将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短期来看,7月份全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8.7%,也相对充足。“8、9月份生猪供应或将稳定增加,同时养殖场(户)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或将为后市提供更大肥猪,两者共同作用将造成猪增肉更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近日在第二届生猪产业峰会上表示,随着涨价预期减弱,养殖场(户)认价出栏生猪增加,近日猪价震荡趋稳,后市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从加工储备和需求看,目前冻猪肉库存依旧较高,8月以来猪肉上涨后,冻肉出库也在明显增加,9月份之后,随着气温下降、学校开学以及中秋、国庆假期等季节性因素影响,猪肉消费需求有望逐步增加,带动猪价有所回升,但幅度有限。“短期周期性不确定性增强,但长期规律还是明显的。”从长期需求看,辛国昌认为我国猪肉消费增长天花板有限,目前我国人均消费40.5公斤猪肉,再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当前我国人口处于负增长、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一般吃肉较少,而年轻人正面对牛羊肉、禽肉、水产品等更多消费替代选择,同时重体力劳动在减少,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猪肉消费需求。从行业格局看,当前养猪业已形成规模化养殖为主导的基本格局,未来大、中、小养殖场(户)将长期并存,猪场结构已由金字塔型变为橄榄型。辛国昌介绍,2022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占比为65.1%,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占比为25.7%,年出栏500头至1万头规模养殖户占比39.4%,散养户占比34.9%。在此格局下,当前养猪业要想完成保供、节粮和促进农民增收的行业使命,就必须重点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率问题。当前行业面临的新问题不容忽视。大型养猪场在资本化背景下债务风险增加,中小养殖场(户)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生产效率较为低下,需坚持问题导向、控风险、提效率。辛国昌建议,未来猪企重点应稳定资金链,合理化解债务危机,保持正常产销节奏,避免产能充裕时逆势扩产。做好成本控制,在标准化饲养和疫病防控方面作出表率,多种形式带动中小户发展。同时要注意在企业形象和公共关系上下功夫。而中小养殖场要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从长期看,只有不断提升产能效率,保持奔跑,才能穿越周期。

  (唐彪 杨黎明 记者 侯东 文/图)8月21日上午,在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王家贡米”品种选育基地,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及其团队成员正冒着烈日对水稻进行授粉。陈定全在授粉目前,“王家贡米”是广元市唯一自主选育的地方水稻品种系列,已被写入《四川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不仅如此,2020年5月,“王家贡米”一号、二号作为“王家贡米”培育的重点品种从全国参选的上千品种中脱颖而出,入选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实验项目。去年9月,昭化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水稻研究所昭化王家贡米研究中心”“广元市昭化区王家贡米研究所”在卫子镇新荣村研究所挂牌。2017年以来,昭化区抢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开展东西部协作等机遇,围绕品种选育等关键环节,组建“王家贡米”品种选育科研团队,并与农业科研院校深化合作,共同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协作与攻关,不断改善提升“王家贡米”品质。今年,该区发展“王家贡米”优质稻超5万亩,预计亩均增收超800元。“我就是想解决‘王家贡米’产量的问题,这些年一直在稻田摸索。”陈定全介绍,“王家贡米”品种米粒细长、色泽晶莹、香气独特、食用口感舒适、清香中带甜味,遗憾的是抗稻瘟病能力较弱。如今,昭化区“王家贡米”产业人才服务团通过实践摸索,提出了统一供种育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收购、分户经营管理“五统一分”生产模式,大力推广以稻渔综合种养、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为主的绿色生态种植模式。“王家贡米”先后斩获“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粮油地标品牌”“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评比金奖”“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十余项国家级荣誉。

  四川三农新闻网达州讯(通讯员 王明 李彦)2023年8月17日,达州市农业农村局、达州市气象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对达川区石桥镇宝井寨村水稻高产示范千亩展示片进行了机收实测,共选取代表田块3个,面积分别为:3.14亩、2.73亩、3.27亩,经现场测量,其亩产分别为:710.17公斤、670.33公斤、724.18公斤,平均亩产达703.28公斤。机收现场达州市达川区是全国及全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2023年,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要求,多措并举,大力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一是“高”度重视。成立由农业、财政、水务、气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区级部门分工负责、实施乡镇协同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高”标准规划。结合达川实际,制定高标准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按照“基础条件好、农民热情高、规模优势强、辐射带动广”的原则,在全区20个乡镇229个村相对集中高标准规划水稻千亩展示片3个、万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4个。三是“高”技术注入。成立由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抽调具备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农技专家240名深入项目实施乡镇蹲点包村联户,负责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建立技术指导台账,确保技术落地落实;大力推广水稻集成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共举办水稻生产技术培训会36次、印发技术资料58650份,接受技术咨询85368人次。四是“高”保障促进。加大区财政投入,利用专项资金采购并免费向示范区农户发放良种水稻34吨、肥料1050吨、农药10万袋、农膜165吨;严格逗硬奖惩,把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行比学赶超季度考核、大比武擂台和全年工作目标考核,并组织专家组,按照省、市高产创建验收办法对各乡镇协同实施的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验收,确保了创建实效。验收组专家对稻谷进行水分检测水稻高产示范片产量的突破,为实现丘区水稻大面积高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可带动全区41.7万亩水稻实现亩增产15公斤以上。

  (任诗韵 记者李国富 文/图)近段时间,南充市嘉陵区21万亩水稻迎来了丰收季,稻农们抢抓农时和晴好天气,加紧收割,一幅乡村丰收盛景图在大地上生动铺展。近日,记者在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张家坝村看到,收割机正在金色的“海洋”中来回穿梭。在完成一茬收割后,收割机将稻谷运送至田边,稻谷顺着管道倾泻而出,农户们快速地装袋、捆扎、运送……田间地头充满蝉鸣和机械的轰鸣声,合奏出一曲丰收的乐章。收割机正在金色的“海洋”中来回穿梭收割水稻“吉安镇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在1.76万亩左右,预计10天就可以全部收割完毕。”吉安镇党建办主任陈江介绍,水稻收割采用机械化作业,既可避免秸秆焚烧,又能把打碎的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地肥力,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据了解,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吉安镇加强撂荒地整治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做好技术服务、落实优惠政策。目前全镇共发展4个专合社规模化种植水稻,在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近年来,嘉陵区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种植机械化,全力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beplay体育。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在21万亩左右,目前已陆续开始收割,预计总产量将达10万吨。

  (记者 蒋培路)进入8月以来,乐山市连续晴好天气,加速了水稻成熟。近日,在乐山市市中区剑峰镇四家沟村,远远就能听见机器运转的声音,大伙儿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剑峰镇四家沟村丰收在望的水稻在剑峰镇四家沟村的高标准农田内,农户们驾驶着收割机,穿梭于一片金黄稻田之间。饱满的稻穗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被吸入收割机的“肚中”,打碎的秸秆则从机器尾部不断流出……“我们在四家沟村种植了332亩土地的稻谷,一年大概能收45万到50万斤谷子。今年的水稻价格国家的定价是1.3元一斤,大概有50多万元的收入。”剑峰镇四家沟村水稻种植业主涂裕民介绍说。在金黄的稻田内,两台收割机来来往往,泛起阵阵稻浪,很快,粒粒稻谷收仓处理后被运往市场。收割现场“今年通过我们这个机械化模式操作,节省了人工、节省了时间。我们这个水稻收成之后立马运到我们的一个加工厂,用烘干机把它们烘干,烘干了过后我们就直接卖给粮库。”剑峰镇四家沟村水稻种植业主涂裕民继续说道。剑峰镇四家沟村是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近年来,村“两委”和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争取资金近2000万元,先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道路改建项目和实施村容村貌美化,不仅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还吸引了外地业主来此发展规模农业。“现在通过政府支持、政策扶持,原来的山田、水田现在变成了农田,大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前,只能种一季,现在改了之后它能够种两季,种一季大春一季小春,对老百姓和我们业主来说,都是好事,这个收入自然增长了一倍。”剑峰镇四家沟村水稻种植业主涂裕民表示。 (乐山市市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孙茂琳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袁宇君) 8月风暖稻渐黄,四川由南至北收割大幕徐徐展开。记者8月17日从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全省水稻收获已过三成,占全年玉米播种70%的春玉米收获接近尾声,预计8月底至9月上旬将迎来秋粮收获高峰。水稻收割的“隆隆”丰收曲从川南传来。放眼川南地区,目前泸州市合江县、纳溪区、泸县等地已完成收获,宜宾部分地区水稻收割也已过半。在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新式村,金黄色的稻谷与阡陌田园、蜿蜒村落相映成趣,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稻谷。农户们将收割好的水稻源源不断地送入小型脱粒机里,不一会儿从脱粒机“肚”里吐出的稻谷就装满一个个大粮袋。“我今年种植了20多亩水稻,估计能收两万斤左右,收入差不多两万块钱。因为梯田日照充足,稻谷年年增产,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吴旭彬幸福感满满。记者从叙州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该区46.5万亩水稻已收割近24万亩,进度过半,预计平均亩产水稻542公斤,总产量可达25万吨以上。今年我省要确保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600万亩,作为粮食生产“重头戏”的秋粮,收成至关重要。今年我省多地水稻前期生产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影响,但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技工作者强化技术指导和抗旱服务,指导广大种粮户科学选种、加强田间管理。在合江县大桥镇上房村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经专家组现场测产,每亩中稻产量达到了775.3公斤,比去年每亩增加了33.1公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员熊洪评价:“总体上来看,在前期特大干旱的情况下,采取了旱育秧,增加密度,后期加强了田间的管理,有效穗比去年有所增加,对当地旱育秧技术模式运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川南多地凭借秋季温光条件好的优势,利用收割后的稻田适当补苗,做好田间管理,实现水稻“双丰收”。收好粮,还要储好粮,多地已开始部署仓储收购,静候秋粮的到来。日前,宜宾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水稻全面进入收割阶段。在其农事中心,智能化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也在同步作业,90吨谷物在24小时内即可完成一体化烘干转运仓储。“目前我公司正在建设高标准粮仓3万吨,已落实秋粮收购仓容0.35万吨,检修粮仓机械设备10台套。”青神县国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帮智介绍。据了解,接下来的秋粮收购工作,青神县将严格落实粮食收购政策,严把质量标准,诚信服务农户,全力保障粮食颗粒归仓。